7月31日,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貓道建成,上下游兩根主纜索股同步“過江”,標志著由中建三局和中交二航局,聯合承建的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,正式進入主纜架設施工階段
伍家崗長江大橋現場指揮部特聘技術專家周昌棟介紹,主纜是大橋上部結構的主要承重和傳力結構,而主纜架設則是上部結構施工的關鍵環節。全橋共兩根主纜,主纜為預制平行鋼絲束股法形成。
和以往國內橋梁使用同樣粗細索股組成主纜不一樣的是,是為了每根索股之前更貼合,讓主纜無限接近圓形,伍家崗長江大橋在國內首次使用了不同規格的索股組成主纜。其中包括85股127絲,6股91絲,單根索股長度約為1995m。最終由11341根鋼絲組成的91根索股構成的主纜重約5000噸,可承擔極限拉力高達6萬噸,足以吊起一艘滿載的航空母艦。
主纜架設完成后,還將進行主纜緊纜、索夾、吊索以及纜載吊機安裝,預計于11月中旬進入主跨鋼箱梁吊裝施工。有望今年底主橋合龍、全線貫通。
伍家崗長江大橋貓道設計為三跨連續式貓道,貓道兩側錨固裝置均設計在南、北兩側的散索鞍支墩上,每條貓道設置8根貓道承重索,單幅貓道寬4m、長約1910m,跨中最低點到江面距離約45至50m。從主塔俯視貓道猶如空中架設的兩條天梯,在長江上劃出一道壯麗的風景線。
伍家崗長江大橋項目概算總投資33億元,是國務院確定的《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》中湖北省19條過江通道之一,宜昌市第9座長江大橋,項目南起江城大道,沿線跨越譚艾路、濱江路、長江、伍臨路后止于花溪路,主線全長2.813公里,主橋采用主跨1160米懸索橋方案,橋寬31.5米,雙向六車道,設計時速80公里/小時
建成后,宜昌“內中外”三環和“四縱五橫”快速路網進一步完善
伍家崗長江大橋的特點:
大橋選址位于長江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緩沖區,也是江豚、胭脂魚的活動密集區。為保護中華鱘等洄游不受影響,大橋主橋設計方案數易其稿,最終采用主跨1160米懸索橋“一跨過江”的方案,不在水中建橋墩,有效保證了長江航道不斷航,還保護了周邊環境及長江珍稀生物多樣性。
同時,組織開展了工程建設對宜昌中華鱘省級自然保護區影響的專題評價,分析了工程施工期和運營期對保護區的影響,采取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防控、對噪聲及光污染的減緩措施、繁殖期避讓、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、人工增殖放流等保護措施,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工程建設對中華鱘保護區的不利影響。
錨碇作為懸索橋的重要受力結構,土方量占懸索橋總開挖量的絕大部分,其結構形式是工程對環境擾動程度的關鍵所在。項目前期通過地質踏勘和充分研究論證,合理選用結構形式。
江北錨碇區為自然山體,選用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隧道錨結構,有效減少了土方開挖量和混凝土用量,對保護自然環境、節約工程投資都具有重要意義。江南錨碇區平坦開闊且地質條件較好,創新采用淺埋式重力錨基礎,同樣具有減少土方開挖、節約投資和工期的優勢,在施工過程中對基坑支護和地基加固方案等問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,已被列為湖北省建設科技計劃項目。
期待早日建成通車!
眾誠設備租賃公司專業提供全新多型號高空作業施工平臺租賃(其中主要包括14--22米桁架式橋梁檢測車;12--28米高空檢測作業車(隧道檢測車)品種、型號齊全,設備精良管理規范。租賃熱線:189-8613-2255
